close
缺血性腦中風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 腦血管科 劉濟弘醫師
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是指突發性的腦內血液供應不足,進而引起腦部受傷而導致身體某些部分或思考功能暫時或永久失去功能,約佔中風總患者的8成。缺血性腦中風的成因,主要來自於腦血管動脈硬化、小動脈硬化(俗稱腦梗塞)或來自於心臟或大血管的血栓(俗稱腦栓塞),少數患者則有血管病變(多見於年輕人)。不論是梗塞或栓塞,皆可造成流向腦部血液的缺損而使影響範圍內的腦細胞死亡。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若能在中風發生的黃金三小時內及早到院評估並接受血栓溶解治療,則有機會有效的降低中風所產生的殘疾程度。
為此,國人對於腦中風的常見症狀(如突發性半側肢體或臉部麻痺無力、單眼視力昏暗或失明、口齒不清、語言障礙、嘴歪、眼斜、流口水、無法解釋的暈眩、嘔吐、步伐不穩、昏厥、原因不明的劇烈頭痛等)必須有一定的認識與警覺,才能迅速尋求醫療的介入,以期降低殘疾程度,早日恢復自理功能並回到工作崗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