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癲癇的精準治療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治癒癲癇不是夢~精準醫療 開啟癲癇新局面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主任  吳禹利

 

    癲癇症肇因於大腦神經細胞不正常的放電,常見的症狀有全身抽搐的大發作,或失神的小發作;也有外來因素誘發的癲癇發作,例如偶爾可見的麻將癲癇、音樂癲癇、網遊癲癇、下棋癲癇、熱水癲癇,甚至閱讀癲癇。癲癇不是可怕的疾病,我們漸漸的了解它發作就像電腦當機,偶爾發生,也可以治好它。

    據估計,全世界約有五千萬人罹患此症,在台灣盛行率約為0.6%,推估約有13萬癲癇病人。大部分病人使用一或二種藥物即可有效治療,但約有30%屬於『藥物難治型癲癇』(舊稱『頑固型癲癇』)的病人,無論使用何種藥物,皆無法有效控制癲癇發作。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癲癇中心於十年前開始推動高科技癲癇治療,以長程影像腦波監測做精確的臨床診斷,加上高階腦波訊號定位與分析、影像皮質腦波監測、磁振造影與腦功能造影、單光子或正子攝影檢查,準確定位出腦部的癲癇漏電區,再進行高科技癲癇治療。

    「深層腦部刺激術」是高科技癲癇治療的代表,依據手術中微電極標定腦部目標區座標,精確的植入治療電極(如圖一),植於前胸皮下的發電器產生微電流,經由導線傳到腦部的電極,以電流抑制癲癇發作。更新一代的「感應式腦部刺激術」,則是再加一套偵測腦細胞活動的微晶片,隨時監控腦部細胞活動;一旦偵測到腦細胞的初期異常活動,即可傳出指令啟動微電流控制腦細胞,中止癲癇發作。其他的科技癲癇治療有迷走神經刺激術、海馬迴刺激術、腦皮質刺激術、三叉神經刺激術、腦迴橫切術、微創燒灼術等。

    2015年1月美國歐巴馬總統提出「精準醫療計畫」,預計投入1.3億美元來建立百萬人的醫療記錄、基因、生活習慣等數據資料庫。精準醫療也可稱為個人化醫療,除了傳統的病症描述與常規檢查,還有基因檢測、蛋白質檢測、代謝檢測等生物醫學檢測,加上性別、身高、體重、種族、過去病史、家族病史等個人資料,再與精準醫學資料庫比對分析,選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法及藥品,達到治療效果最大且副作用最小的目的。預期在不久的未來,人類終將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輕鬆面對各種疾病的挑戰,快樂的活到120歲。

    「精準醫療」能成為21世紀醫學發展的主軸,主要是因為生技醫療產業的蓬勃發展與雲端資料庫的建立,使疾病的診斷更精確,治療更有效,預後的估算更精確。那甚麼是「癲癇的精準醫療」呢?主要包括精確的診斷與精準的治療兩大部分。首先是以尖端儀器精確的診斷,包括以癲癇基因檢測、腦部結構與功能的影像檢測、長程影像腦波監測,來鑑別導致癲癇發作的源頭。每一位病人在檢測後,即可知道是否帶有癲癇相關的基因;了解腦皮質與其神經白質的結構是否有先天異常或後天的病灶;鑑別癲癇發作的型態與分析腦波特徵,即可推定癲癇發作的源頭、癲癇進行的模式與發作的表現區域。依據這些資料,可通盤了解個人癲癇網路的特徵,鑑別其發作在三十幾種癲癇類型中屬於哪一型。據此,可擬定最適合個人的治療計劃,精確的估算其療效與預後。

    第二步是精確的藥物治療,依據診斷的癲癇類型,結合藥物基因學檢測,從現有的二十幾種癲癇藥物中,選擇最有效且副作用低的藥物。在治療的過程中,病人以電子癲癇日誌記載發作詳情,配合癲癇藥物濃度監測,可以調整到最適當的癲癇藥物使用劑量,有效控制癲癇。預期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治癒80%以上的癲癇病人。剩下不到20%的病人,再評估其採用手術治療的可行性。

現在除了傳統的癲癇手術外,還可以選擇精準癲癇手術治療。藉最精密的儀器檢查,找出癲癇的致病源頭與相關病灶區,同時考量個別病人的需求與其臨床特徵,可選擇接受精確的病灶切除,或採行較簡單的微創手術,或使用高科技的神經調控療法。圖二簡示癲癇精準醫療的診斷與治療流程。

    癲癇精準醫療發展至今,已經有相當良好的成效,預期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成功的治療大部分的癲癇疾病,使病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各方面都能夠恢復到健康正常的狀況。

深層腦部刺激術圖示。植於左前胸皮下的發電器,產生微電流經由導線傳到腦部的治療電極。右圖示腦部橫切面磁振造影,箭頭所指黑點為位於前視丘核的電極所在位置  

癲癇發作  

神經科疾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癲癇藥物血中濃度的監測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 腦功能暨癲癇科主任  林秀娜

前言

    近幾年來開發了許多新的抗癲癇藥物,使得70%的病人能夠不再受癲癇發作之苦。目前已有二十幾種抗癲癇物可供醫師選擇,每一種藥物都有其優缺點。在藥物的選擇上,醫師往往會依據病人不同的癲癇發作型態及癲癇症候群選擇抗癲癇藥物;除此之外,也會考慮病人的特性(如性別、年紀、體重、肝腎功能及是否伴隨其他疾病)及藥物特性(如效果、副作用及不同藥物間的交互作用),選擇合適的藥物。

    然而對於癲癇病人而言,抗癲癇藥物可以是藥,也可能具有毒性。理想的抗癲癇藥物是可以有效的逹到癲癇的控制(藥效),但又沒有任何的副作用(毒性)產生。因此在使用抗癲癇藥物時,醫師會藉由監測抗癲癇藥物的血中濃度,作為臨床藥物調整的依據,使藥物的副作用減至最低而能達到最佳療效。

什麼是藥物血中濃度監測?

    藥物血中濃度監測是測定藥物在血液(血漿或血清)中的分布情形,提供藥物動力學的資訊,以協助醫師選擇及調整適當的給藥次數及治療劑量,讓病人能獲得良好之醫療照顧。

    一般而言,監測藥物血中濃度應在藥品已達到穩定血中濃度狀態時執行,一般為給藥後3~5個半衰期(代表藥物血中濃度減為一半所需要的時間)。每個藥品的半衰期不同,然而有些藥物藉由腎臟排除,當病人腎功能不佳則藥物之半衰期可能會延長,抽血時機則需另外考量。

    雖然單一次的藥物血中濃度數值並不能完全反應藥物的臨床效果與毒性,然而在不了解藥物在病人體內變化的狀況下,這些資訊仍是臨床醫師診治病人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什麼時候需要測量抗癲癇藥物血中濃度?

    測量抗癲癇藥物的血中濃度主要是依各種藥物之特性來決定,另外也要參考病人的治療史、及是否另外合併服用其他的藥物。有些病人代謝藥物的速度較快,所以要定期抽血確定所服的藥量是否不足以控制癲癇;而有些病人藥物代謝較慢,也需要定期抽血確認是否因藥物過量而導致一些副作用。

  臨床醫療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該考慮抗癲癇藥物血中濃度監測:

1.用藥後缺乏療效,懷疑病人未依醫囑服用抗癲癇藥物時。

2.本來癲癇控制良好,突然不明原因癲癇發作時。

3.懷疑抗癲癇藥物使用過量時。

4.因各種藥物同時使用(如:併用兩種以上抗癲癇藥物),可能造成藥物間之交互作用。

5.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懷疑病人藥物體內清除率異常,或藥物的吸收有問題等。

6.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改變給藥方式時。

7.其他特殊的狀況,如:持續癲癇發作狀態。

8.婦女在懷孕及哺乳時。

    抗癲癇藥物血中濃度要多久測量一次,目前並沒有定論;不過,一般並不建議每個病人都固定時間抽血,而是應由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情來決定。如果癲癇控制良好也沒有特殊副作用,就不用常常測量藥物血中的濃度。

目前國內及本院現行可進行血中濃度監測的抗癲癇藥物

    台灣現行普遍可監測之抗癲癇藥物主要是針對舊一代的抗癲癇藥物,包括Carbamazepine(卡巴馬平)、Phenytoin(二苯妥因)、Phenobarbital(苯基巴比妥)及Valproic acid(發爾波克)等,另外本院目前也提供Free Phenytoin(游離態二苯妥因)及Lamotrigine(樂命逹)的血中濃度監測。

游離態癲能停(Free-form Phenytoin)及樂命逹(Lamotrigine)的血中濃度監測。

未來本院可進行血中濃度監測的抗癲癇藥物

    臨床藥物血中濃度監測主要針對安全指數較小,副作用及藥物吸收受個體差異而影響血中濃度較大的藥物種類,建議測量。新一代的抗癲癇藥物因為蛋白質結合率小,且具有更理想的藥物動力學性質,因此安全性相對較高,一般不需要特別監測血中濃度。然而在考慮病人的個別狀況,如:肝腎功能不全、老年人、兒童、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或者是同時併用多種藥物等病人,即使是使用新一代的抗癲癇藥物,醫師往往仍希望能瞭解病人血液中的藥物濃度,作為藥物調整的依據。因此考量臨床診治的需要,除了現行可監測血中濃度的抗癲癇藥物外,本院癲癇中心及檢驗醫學科目前正進行其他九種新一代抗癲癇物血中濃度的監測研發,包括:優閒(Levetiracetam)、、除癲達(Oxcarbazepine)妥泰(Topiramate)鎮頑癲(Gabapentin)利瑞卡(Pregabalin)佐能安(Zonisamide)癲控達(Perampanel)、維帕特(Lacosamide),以及老藥帝拔癲的游離態(Free Valproic acid )。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便能使用在臨床上,期望能提高病人的照護品質及用藥安全,逹到精準治療的目標。

癲癇藥物血中濃度監測的臨床注意事項

    血中濃度範圍一般是由許多研究的結果經統計歸納而成,代表多數病人在此範圍內呈現最佳治療效果及最少副作用;然而由於藥物反應常因個體狀況及病情輕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只能視為參考值而應配合臨床觀察。雖然抗癲癇藥物血中濃度監測可提供醫師處方時的參考,卻不能當作病人治療成功與否的保證。若藥物血中濃度僅是稍微過低或是過高,但病人癲癇控制的很好、也沒有任何副作用,則不必急著調整藥物劑量。

    另外,因為藥物在體內的變化會受到藥物本身的劑型、廠牌、與服用方式的影響,同時病人本身的狀況,如血液中白蛋白濃度、是否有心衰竭或肝賢功能不全等情況,合併使用的藥物是否產生交互作用等也都會影響藥物動力學的變化。因此要能在臨床上有效地利用這些資訊,醫師除了對藥物特性必須熟悉了解外,對病人的疾病、治療過程及可能的預後也必須做全面詳細的評估。

神經科疾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癲癇症候群的首選藥物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 腦功能暨癲癇科主治醫師  鄭美雲

    癲癇是源自於大腦不正常功能,導致腦部出現異常癲癇波,引起發作。癲癇的定義為兩次以上發作,兩次間隔須大於24小時。癲癇症候群為匯集病人許多臨床症狀而命名,這些面向很廣泛,包含發病年齡、癲癇發作型態、腦波異常波型、癲癇發生的大腦區域、病程、甚至基因異常。例如:青少年肌抽躍型癲癇症候群,大多發病於青少年,會出現肌抽躍發作之外,也可以合併有失神性發作、強直陣攣型發作,目前認為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匯總許多臨床特徵的癲癇症候群,對於尋找癲癇病因與治療方面提供很重要的幫助,因為癲癇藥物種類眾多,某些特定的癲癇藥物,甚至會使癲癇症候群患者的發作加劇;因此及早確定診斷癲癇症候群,選擇適合的癲癇藥物,避免惡化病情的藥物,方能提供患者安全有效的控制。

    根據最新2010年國際抗癲癇聯盟分類,癲癇症候群是以發病年齡來區分,此種分類法相較過去分類為部份型、全面型,更能清楚區別各種癲癇症候群。以下將列舉常見幾種癲癇症候群,簡介疾病與癲癇藥物選擇。

一、嬰兒點頭式痙攣(West症候群)

*特徵

    嬰兒點頭式痙攣經常合併出現整體發育遲緩,通常出現在3個月大到一歲之間,男女都會發生,但男童比例略高。發病原因包含腦部結構異常(缺氧、腦部感染等)、染色體異常、基因變異、代謝異常。痙攣的表現可分為彎曲式(頭突然往下點)、伸展式(頸部、軀幹、四肢突然伸展)、混合式(雙手上抬、身體前屈、又稱「朝拜式抽搐」),通常發作時間只有幾秒鐘,且會因突然巨大聲響或碰觸而誘發,容易被忽略或誤認為驚嚇反射。高振幅失律波為其特殊的腦波變化。

*治療建議

    嬰兒點頭式痙攣治療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也可以搭配維生素B6(Pyridoxine)治療。癲癇藥物首選為赦癲易(Vigabatrin),其他藥物選擇包括帝拔癲(Valproate)、妥泰(Topiramate)、佐能安(Zonisamide)、服利寧(Clobazem)或利福全(Clonazepam)。

二、Lennox-Gastaut症候群

*特徵

    臨床為多種型態的藥物難治型癲癇,尤其睡眠中出現強直型發作,特別是短暫的強直性痙攣,或合併失張力型發作與非典型失神發作;智能與行為障礙也很常見。好發年齡為幼兒期1到7歲之間(3至5歲為高峰),男女發生率相等,約10~30%病人在嬰兒期有West症候群病史。致病因包含腦部結構異常(佔70%病人)、基因變異。除了夜間強直型發作為主,非痙攣性癲癇重積狀態也很常見(佔一半病人,可長達數日甚至數週)。腦波在所有患者皆有異常慢波,並出現局部或散在性慢速棘慢波複合波,尤其在睡眠中。

*治療建議

    治療通常相當困難,而且智力減退亦無法由藥物得到改善。對於緩解癲癇症狀,可以使用帝拔癲、樂命達、妥泰、服利寧或利福全。對於藥物難治型癲癇患者,可以考慮迷走神經刺激術(Vagus nerve stimulation)。

三、兒童失神性癲癇

*特徵

    每日次數非常頻繁的失神發作,表現為突然意識障礙、暫停手邊活動、眼神呆滯,長達4至20秒鐘。好發年齡介於2至12歲,5至6歲為高峰期,男女發生率相等,多半不影響兒童智商,但可能會出現專注力不足或學習障礙。致病原因傾向遺傳與後天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典型腦波會出現雙側同步對稱且規律的3赫茲棘慢波,大多持續10幾秒鐘,可經由過度換氣誘發。

*治療建議

    雖然兒童失神性癲癇被視為良性兒童癲癇症候群,一旦診斷確定,必須接受癲癇藥物治療。首選藥物為Ethosuximide(台灣沒有上市)、帝拔癲或樂命達。而癲通(Carbamazepine)、癲能停(Phenytoin)、赦癲易等藥物則要避免使用,會惡化失神性發作。

四、青少年肌抽躍型癲癇

*特徵

    偶發或連續的雙上肢突然抽動,經常在早晨起床後發生,手邊東西因此會掉落打翻;有時在肢體連續抽動後,接著泛發型強直陣攣型發作;有三分之一病人同時伴隨失神性發作。發生年齡介於8至25歲之間,男女比率相等,目前認為部分病人與基因變異有關,有體顯性遺傳的可能性。腦波可見泛發性3~6赫茲多重棘慢波,可經光刺激或過度換氣誘發。

*治療建議

    雖然癲癇症狀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緩解,但必須終身服藥,且不可熬夜與喝酒,以避免發作。最有效的藥物為帝拔癲,但是不建議用在適婚年齡女性,因可能導致畸形胎。其他建議藥物包含優閒(Levetiracetam)與樂命達,但有些患者使用樂命達反而會增加肌抽躍發作,可以併用利福全來控制肌抽躍。須避免使用癲通、癲能停、赦癲易、鎮頑癲(Gabapentin)與利瑞卡(Pregabalin)。

五、夜間額葉癲癇

*特徵

    屬於部份型癲癇,表現多樣化,包含局部發作、強直性抽搐、持續不正常姿勢,有些會演變為繼發型大發作,發作次數相當頻繁,每晚睡眠中數次。發病年齡多在青春期,平均年齡約11歲,但1至64歲皆有可能發生,約有8~43%具有體顯性遺傳基因突變。病人智力正常,但少數會出現心理或行為障礙,如強迫症、過動症。因為發作時肢體動作大,會對腦波產生干擾,超過一半患者發作期間腦波仍正常,約只有半數病人出現異常腦波,而且只有很少數能看到典型癲癇波型,所以腦波正常並無法排除夜間額葉癲癇。

*治療建議

    首選用藥為癲通,約1/5病人可以完全控制不發作,一半病人可以減少50%發作;但停藥後通常會復發。

    正確及時診斷癲癇症候群,可以盡早謹慎選用適合的癲癇藥物,且應避免使用會誘發或惡化癲癇的藥物。在多年不發作的情形下,是否可以減藥、停藥,須視癲癇症候群種類及個人狀況而定;儘管控制良好,有些仍建議終身服藥。

神經科疾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因檢測和遺傳諮詢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 腦功能暨癲癇科主治醫師  李翰道

基因是什麼?

    基因,是決定每個人生而具有的獨特性。正常人的基因來自父母各一半,存在於23對染色體中,其基本組成單位為DNA,由鹼基(A、T、G、C)組成雙股螺旋,每三個鹼基會對應一個胺基酸,多個胺基酸可形成蛋白質,而每一個獨特的蛋白質都是有一個基因所負責。當負責製造蛋白質的基因發生突變,代表自父母遺傳的可能性,抑或是初次發生,便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癲癇是否會遺傳?

    目前國際文獻逐漸發現一些基因突變,在特殊的癲癇症候群裡佔有重要的角色;但是帶有這些基因突變不代表一定會發生癲癇,因此難以預測疾病的發生。如何找出關鍵的高危險性致病基因,進而幫助我們了解癲癇的成因,是一大難題。因此基因檢測的重要性,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之一。

癲癇基因檢測

    我們預計發展出以高通量次世代定序的檢測方式,在常見的癲癇致病基因中,找出屬於台灣人族群的特殊突變點。

    次世代定序法是相對於傳統的定序法而來的命名。由於這個方法具有大量且快速的特性及優點,並且降低了單一鹼基定序的成本,所以相當適合進行多基因之檢視。

    目前已知與癲癇相關的基因,約有50~130個左右,因此我們將次世代定序法平台應用在癲癇基因之檢測。經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後,給予必要的遺傳諮詢;若符合收案標準,則藉由採取癲癇受試者10毫升的血液,由檢體中萃取出DNA,經過PCR將訊號放大,之後便可進行我們的檢測。當然,次世代定序法可能會有一些偶然的發現,不一定與疾病相關,醫師也會經過評估,與國際資料比對之後,判斷出最可能的症候群,以正式報告方式解釋。

結語

    基因體醫學時代,神經科醫師有義務提供給病人更多的機會找尋病因。當然隨之而來的很有可能是倫理與身心層面的議題,需要身心科與其他相關專業的討論。目前本檢測預計於2017年年初於林口長庚醫院正式上線。如對本文有任何疑問,歡迎與神經內科醫師討論。

 癲癇  

 

神經科疾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一代腦部影像檢查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 腦功能暨癲癇科主治醫師  曾偉恩

 

    現今醫學工程的進步,使得新一代腦部影像檢查對癲癇症的診斷與治療有巨大的貢獻。不同的腦部顯影技術,不僅提供了大腦構造上詳細的分析,也對癲癇發作位置具有參考的價值。

腦部影像檢查之目的與原因

l  確認大腦癲癇病灶如腫瘤、肉芽腫、血管畸形、創傷損害或中風,藉此建立精準治療。

l  癲癇手術術前評估,預估發作位置與傳導路徑。

結構性腦部顯影技術

    核磁共振成像又稱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現今最詳細的大腦構造影像。識別微小的病灶或是大腦皮質異常,磁振造影的感受性與特異性都比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 CT)來的精確。磁振造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確認是否有結構上的變異而造成癲癇症,像是海馬迴硬化、局部腦皮質發育不良和海綿狀血管瘤等。依目前技術,還是有15~30%部份發作型難治型癲癇患者,核磁共振影像為正常或無法鑑別出病灶。惟核磁共振硬體、軟體、影像後製技術持續地進步,希望不久的將來能突破現今的困境。

    電腦斷層也能偵測大腦結構上的異常,它的優點在於能快速又精準地識別顱內出血與皮質鈣化。在急性頭部外傷後伴隨癲癇發生時,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就有其必要性。當病人有心律調整器而不能接受磁振造影時,電腦斷層就是適當的檢查工具。

    在非急性期,理想的狀態是每一位部份發作型癲癇患者都應有大腦構造的磁振造影的;對於臨床上診斷為原發性全面型癲癇病人,影像學結果大多為正常,故影像學檢查並非必需。其他癲癇病人如藥物控制不良、局部神經學檢查異常、癲癇型態改變時,再次追蹤腦部影像檢查可提供更多臨床資訊。

功能性腦部顯影技術

    功能性腦部影像是透過血流或代謝物質的分析,而定位出大腦異常的位置。功能性腦部影像包含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 MRI, fMRI)、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與正子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當腦波與磁振造影結果不相符合,無法提供一致性的癲癇病灶時,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與正子攝影能提供更多判斷依據功能性與結構性腦部影像檢查在癲癇手術術前評估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功能性核磁共振可定位出初級運動皮質區、腦皮質脊髓束、語言功能區、記憶功能區,而大腦皮質刺激檢查也可定位出相同的大腦功能區,這樣就可避免癲癇手術患者在術後的功能缺損。同步記錄腦波與功能性磁振造影,此基礎研究更能了解癲癇波在病理生理學上的影響。

    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是利用腦部血液灌流來分析部份型癲癇。比較癲癇發作前、發作中、發作後的影像,更能輔助定位部份型癲癇發作位置。但要注意的是,顯影藥物注射的時間點與癲癇發作時間的長短,都會影響大腦成像結果與判讀。因此局部大腦高灌流影像,代表著癲癇發作位置與癲癇傳導路徑。在癲癇手術術前的評估,也能指引顱內腦波電極擺放的位置。

 

    正子攝影是利用血糖的代謝來做腦部影像分析。此技術(18F 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PET)能協助判斷癲癇發作位置。若局部大腦代謝降低(如圖),代表著癲癇發作位置與癲癇傳導路徑;當然也能指引癲癇手術術前評估,顱內腦波電極擺放的位置。對於基礎研究,利用不同技術的正子攝影如11C-flumazenil PET可用來偵測GABA (γ-Aminobutyric acid) 接受器的活性。GABA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許多藥物就是增加體內GABA濃度來達到控制癲癇的目的。GABA接受器活性的降低,意味著無法活化GABA藥物,導致癲癇控制不良。

    完整的癲癇評估,對於精準治療是重要的一環。當病人進入癲癇手術流程,結構性和功能性腦部影像檢查的必要與選擇,除了取決於臨床資訊是否完整與一致性,還需要神經內外科醫師的團隊討論。最後,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戰勝癲癇,有個美好的未來。

 正子攝影顯示右側顳葉局部代謝降低,代表癲癇發作在此區域  

圖:正子攝影顯示右側顳葉局部代謝降低,代表癲癇發作在此區域

 

 

 

 

 

 

 

 

神經科疾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程數位影像腦波檢查~讓癲癇無所遁形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系 腦功能暨癲癇科主治醫師  張俊偉

前言

    癲癇症是一種大腦的慢性疾病,特色是反覆的癲癇發作。因症狀為陣發,患者求診時多為正常,診斷有賴完整的病史評估、腦波及神經學影像檢查。其中腦波檢查是癲癇診斷在電生理上的客觀工具,然而因為檢查時間僅約30分鐘,疑似癲癇患者接受第一次腦波檢查時,發現異常比率僅有三成至五成,敏感度不足。因此近年利用長程數位影像腦波監測,藉由更長的監測時間(數小時至數天)、影像與腦波同步錄製的優點,大幅提高對腦波異常及癲癇放電波的敏感度,更可能藉由錄到癲癇發作,進行精確的病灶定位及診斷。

長程數位影像腦波檢查的適應症

一、  癲癇病灶定位及癲癇症候群診斷

    經由分析發作時癲癇波的起始點及傳播路徑,配合病人相應的臨床表現,精確診斷不同的癲癇症候群,以便醫師給予適當的治療。

二、  陣發性動作或意識障礙的鑑別診斷

    針對發作頻率較高(例如:每週一次以上)的陣發性不自主動作、睡眠疾患、或反覆昏厥的病人,利用長程監測的特性,可以錄製到發生的實況,及發生時腦波、心律、睡眠參數等,對診斷有莫大幫助。

三、  癲癇患者痊癒停藥前的評估

    癲癇病人經治療長時間未發作,長程影像腦波是一個重要的工具,輔助醫師評估病人是否適合減少藥物或停藥。

四、  癲癇手術術前評估

    依據病人術前影像腦波的結果及癲癇波的位置,可以幫助醫師判斷病人是否適合接受癲癇手術治療,並決定適當的手術方式。另外,若顱外記錄的腦波無法精確定位癲癇病灶、或病灶可能位於腦部重要的功能區時,可以考慮直接在腦皮質上記錄癲癇波,並使用電刺激定位皮質功能區,如運動區、語言區,手術時盡可能避免破壞這些重要的區域。

五、  心因性癲癇的診斷

    長程數位影像腦波是診斷心因性癲癇的標準工具。此類病人在發作時雖然有抽搐或意識喪失等症狀,腦部卻沒有符合臨床表現的癲癇波出現。

長程數位腦波監測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這項檢查在配備有攝影系統的癲癇科病房或檢查室內進行,所需的時間可能由數小時到七天不等,大部份病人需要住院檢查,但醫師可依據病人的症狀或其他考量選擇在門診進行檢查。記錄期間,腦波與影像為同步錄製,且病床邊配備有按鈕,一旦有發作,病人或家庭成員可以即時按下;醫師可以藉由反覆的播放,了解發作時病人的臨床表現,分析同一時刻的腦波變化,進行精確的診斷。另外,對於某些正在服藥的癲癇病人,有時必須減少或停止服用抗癲癇藥物以協助診斷腦部異常放電部位。在減藥或停藥後,癲癇發作次數可能會增加,甚至引發短暫全身性的抽搐,因此檢查期間一定要有家屬陪伴,且床欄要拉起,以避免癲癇發作造成病人跌倒或受傷。

林口長庚長程數位影像腦波病房共有五張監測床,提供精確詳盡的檢查及優質的住院品質。   

 長程數位影像腦波室的監測螢幕。連續多頻道腦電圖與病人的影像會同步顯示,醫師可以藉由反覆播放發作時病人的臨床表現,了解同一時刻的腦波變化。  

 

 

 

 

神經科疾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